李大帅为什么非要等到大炮到位才开战?其实也很简单。
他敏锐的现倭寇“弹药不足”这个致命破绽。
用现代语言描述的话,如果说“狂妄自大”是主观因素,那么“弹药不足”就是客观因素。
这玩意做不了假,除了牡丹峰那边,鬼子的铁炮拼了命狂射,其他佯攻的战斗这一点暴露无遗。
按常理,能用火铳居高临下射击的,就不会把人排上去打白刃战。
而倭寇铁炮射击密度很零散,甚至大量使用李朝伪军弓手射箭,再靠着白刃突击反攻。
如果人手充足也无可厚非,但是平壤城倭军人手根本就不足。
倭寇弹药不足,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
我能用炮弹砸死你,何必拿人命去填壕,用己之长、攻敌之短方为兵家正道。
正月初七晚上的军议,东征军大帅李如松对着联军所有将领,一锤定音:
“明日决战!”
“杨元”
“卑职在!”
“你部攻打普通门!”
“遵命!大帅!”
“张世爵”
“卑职在!”
“你部攻打七星门!”
“遵命!大帅!”
“吴惟忠!”
“卑职在!”
“你部会同休静大师的僧兵拿下牡丹峰!”
“遵命!大帅!”
“祖承训!”
“卑职在!”
“你部攻打含毬门!”
“遵命!大帅!”
……
一条条帅令流水般了下去,众将都是心潮澎湃,明日必将一举破城。
联军分成了三个攻击集群,分别从平壤城南、城西、城北全力猛攻。
只留下东门不打,这是最经典的围三阙一。
平壤城东面有两个城门,一个靠近北面的叫长庆门,一个靠近南面的叫大同门。
顾名思义,大同门外不远处就是大同江。
这时候的江面冻得梆硬,人马皆可通行,现在就是摆明了逼小西行长出城。
李如松通过初六的佯攻,观察到倭军另一个极大的破绽“缺少骑兵”。
倭国的战马本来就矮小,倭国的“武士”个子普遍又很挫,乍一看也还凑合。
但是和辽东铁骑这种高头大马魁梧壮汉一对比,就像是小孩骑驴一样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