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长安城亮若白昼的喧嚣相比,城外二郎山的夜出奇的黑,也出奇的静。
群山已沉睡,小白独自行走在山坡上,在这个季节,山坡上开满了映山红,花香袭人,但他却无意欣赏。
他背着背篓,里面装着在长安城用山货换来的各种生活所需、女孩子喜欢的脂粉,还有阿莘要的书册和笔墨纸砚。
背篓沉甸甸的,他在山脚下了马,徒步上山已近两个时辰,背篓用麻绳搓制的肩带,已将他的双肩勒出血痕。
山里天气多变,到了半山腰忽然飘起了细雨。
他身上只穿着件极单薄的衣服,既没有带伞,也没有戴帽子。
凉丝丝的雨水,沿着他的脸流到他的脖子里。
但他的脊背依然挺得笔直,他的人就仿佛是铁打的,冰雪、严寒、疲倦、劳累、饥饿,都不能让他屈服。
雨越下越大,已经变成落汤鸡的他,踩着山路厚厚的泥泞,走得很慢,却绝不会停顿。
通常他半年才会进次城,他的那些山货——深山里稀罕的药材、野兽皮毛等,在长安人眼里都是山珍,奇货可居,自然能卖上一般山里人想象不到的好价钱。
直奔长安城里一直合作的收购商,过去他出了山货,换了银钱,总要在长安城内再逗留数日。
一是在市场里四处走动,观摩京都风俗民情,了解皇城里那些贵人们的喜好,跟寻常山里人不同,他的山货俱取自绝险奇难之处,都是贵人们趋之若鹜的宝贝,供不应求。
怀里揣着金银,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青涩少年,他也会忍不住去到东市旁边的平康坊,在某处价格不算贵的歌舞坊闲坐半宿,跟姑娘们聊聊天、喝喝小酒,看看台上胡姬精彩绝伦的歌舞,然而即便偶尔光顾也仅限于喝酒聊天为止。
但那是过去,最近这一个月内,他已数次往返于长安,每次都是办完事当天来回。
这一切的辛劳当然都是为了阿莘。
依照阿莘的指点,从后院大杏树处翻墙而入,在这一个月内,他每次进城都要造访谢府,取来她想要的衣服饰品、书籍书画、以及笔墨纸砚。
那府邸虽不及世家豪门,布局造景却别出心裁、精致幽雅。
每次在莲花池畔流连,他顿觉自惭形秽,总觉得山里条件粗陋配不上她,旋即变着法儿的想要让阿莘住得舒服。
他眯着眼注视着悬崖下朴素无华的小木屋,说,“谢府有的,这里也要有,我一定要让你就像住在长安的家里一样。”
于是他变得异常忙碌。
除了进山打猎采药,除了一趟趟往长安城跑,一有空儿,他就变身能工巧匠,按照谢府的亭台楼阁、家具陈设打造他的“白莘山居”。
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快得其他事情仿佛都不重要了。
不自觉地想着阿莘,小白已精疲力竭身体仿佛又充满了活力,沉重的脚步忽然间轻快了许多。
阿莘不但占据了他的心,也占据了他的躯壳。
雨,终于停了,但天地间的寒气也愈加重,然而他的整个人却暖洋洋的,那种自心底透出来的暖意。
他终于不再孤独。
在幽暗深邃的夜幕下,他已经高举着火把站在山梁上。
不远处,一抹隐约的灯光,朦朦胧胧地勾勒出山神庙前爬满苔藓的青石山门,他笑了,因为山神庙后面就是家,而他的阿莘,正在家里等候着他。
对于一个孤独的人来说,有人等是何等的幸福!
就在这时,他的后颈忽然间感到一道凉飕飕的寒意掠过,愕然间,脚下一滑,整个人瞬间失去了重心。
背篓一歪,只听得有东西砰然滚落,坠地时沉响,他的心蓦地沉下去,不会是阿莘特地点名要的砚台吧?
那可不是块普通的砚台,是从她父亲谢蕴书房里的书案上取来。
就在即将跌倒的刹那,小白身手机敏,一把拽住树枝,稳住脚步,随即小心翼翼地将背篓放到道旁的树下,然后俯下身子用火把照着一样样清点。
他猜的果然没错,正是那块宝贝砚台,他怕压坏了放在最上面,结果
小白脑袋里蓦地嗡了一声。
阿莘说过,那是名贵的端砚,也是父亲留给她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