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文章的观点,林夕对大明的一些历史问题又有了新的理解。
在文章的第二段提出两个观点。
其一、国人各地分散的农业经济以及外国势力划分势力范围,导致出现军阀割据,割据各省的军阀在国内外势力的支持下又必然爆战争。
第二、因为军阀割据和长期战争,导致各个军阀的势力范围之间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也就是所谓的三不管地带。这些军阀顾不上的地方,就是割据政权可以扎根生长的沃土。
那时是举国悲观的革命低潮期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刚刚失败,大量的仁人志士被反革命势力勾结外国势力进行大量的屠杀。
就在这人人认为已经无可救药的时候,文章作者就能在绝望中现希望;现革命力量展壮大的机会;现了农民是提出了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的这一观点。
在文章的第三段又说,这种机会不是永久不变的,如果这些割据军阀势力达到利益的平衡点,或者有某种外部势力介入之后,有可能达到短暂的和平。
此时这些割据的军阀之间的战争暂时停止了,那他们必定联合起来消灭革命政权。后来的历史走向和文章的论断基本一致。
其实这篇文章只是把历史中的各次起义的成功和失败的,而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用简单平和的文字叙述出来。
这篇文章的思想在唐末黄巢起义时表现的最为明显。
唐朝末年的皇巢起义军刚起势的时候呢,实力并不强,屡次被唐朝官军击败,后来把小范围流动作战改为大范围流动作战。黄巢才摆脱唐朝官军的追击,从山东一路打到广州,再从广州北上攻破长安,一度灭了唐朝。
那黄巢能纵横天下,根本原因就在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逐渐演变成藩镇割据的状态。
甚至可以说长安的中央朝廷也是众多藩镇之一。那在这样背景下,黄巢只要流动作战,不准备夺取藩镇的地盘,那么藩镇为了保存实力,也不会和起义军死磕。
稍微打一仗,放黄巢过境就可以了,这才造成了起义军纵横天下的现象。但是消灭唐朝以后,黄巢纵横天下的基础条件就不存在了。
因为长安的朝廷能成为最强,是江南忠于唐中央朝廷的那些藩镇通过江汉漕运持续向长安提供粮草和钱财的结果。
而不是长安有多么雄厚的经济基础,
当黄巢在长安成立大齐政权以后,要想取代唐朝的中央政府就需要疏通江汉漕运沟通东南。
而作为新成立的王朝,东南藩镇显然不可能主动臣服皇朝,必须动征服战争,才有可能疏通江汉漕运。而黄巢成立了新王朝,也不可能局促在关中一隅,必须动兼并战争,消灭各地的割据藩镇,开拓大齐的疆土。
这样一来黄巢和藩镇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敌人,最终大齐政权在诸多藩镇的围剿下战败了。
另一个和皇朝起义比较相似的是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义则是另一番景象。
历来都有人批评李自成是流寇主义,不懂得建设根据地的重要性。
其实不是李自成不想建设根据地,实在是不具备建设根据地的条件。
因为明朝直到崇祯年间都是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王朝,崇祯皇帝的诏令可以畅通无阻的到各地,轻而易举的罢免内阁大学士或诛杀六部尚书,各地的地主士绅也紧密团结在朝廷周围。
从王朝的统治构架来看,明朝从头到尾都是铁板一块的,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造反难度可以说是相当高的。
李自成不论在哪里建设根据地,都要面临明朝官兵的十面围剿。所以李自成唯一的出路便是大范围的流动作战,利用天灾人祸展队伍,然后在运动中歼灭明朝的有生力量,从根本上取代明朝在各地的统治。
但问题是走完这条路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等李自成消灭明朝的有生力量,初步建立起根据地了,就要立即取代明朝行使大一统王朝的职责。
那对于李自成的个人能力、团队的综合素质来说,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
事实证明李自成和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都没有通过考验。在他们毁灭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间隙满清一战入关,并利用数十年打造的成熟政权,裹挟大明的九边精锐,并用利益拉拢地主士绅,建立了清王朝。
可以说,尽管黄巢和李自成都是流寇主义,但他们面对的统治阶级是不一样的。
李自成和黄巢虽然都失败了,但是两人失败的原因是截然不同的。黄巢是因为没有在建立大齐政权的过程中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和忠心与他的行政管理官员。
而李自成则是和大明朝一样失败与税收。李自成攻下北京后,由于他不是外宿,所以很容易就能接受明朝留下的统治机构。
而且当时的官员士绅都已经认为大明彻底终结了,而换上李姓家族来做汉族的皇帝。
但是由于李自成提出的政治口号是迎闯王不纳粮。所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是没有稳定的税收来源的为了保证国家的运作。
所以它必须采取想办法收收拢财富,维持国家的运转。
作为底层出身的李自成自然而然的把脑筋打到他们的造反来的对立面,贪官污吏的脑袋上,所以造成了他无法接受明朝留下的统治机构,从而给了满清一个天大的机会。
那至于林长礁他们遇到的这种情况,其实也可以用文章的观点做出指导性分析,那些土司和周边的卫所其实是一种共生的关系。
恐怕他们这里制定的进攻的计划,土司那边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们就避开官军的主力,不断袭扰他们的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