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献忠相当于直接涉政,权利已经过了“假节钺”,自然没必要再搞这个了。
九锡之礼是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天子经常会用带有礼仪性的赏赐来表彰臣子,赏赐又有三六九等之分,而“九”在中国具有最高的含义,所以九锡也就是皇帝对臣子最高的荣誉赏赐。
这些东西虽然是虚的,不过作为禅让流程中的重要一步,还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内阁拟出的方案是加封李献忠为辽王,实封辽东,加九锡,并任命辽王李献忠为摄政王,总领一切朝廷事宜!
这样一来,李献忠同朱由崧之间就只差一个皇帝的称谓了。
所以当阎鸣泰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犹豫了。
如果答应了这些,他这个天子也就当到头了。
他殷切的望着满朝文武,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反对一下。
可是如今无论是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还是锦衣卫都是李献忠的人,他这个挂名皇帝又能怎么办?
不过很快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说道:“辽东郡王李献忠与国有功,加封辽王亦无不可,只不过亲王实封辽东无异于裂土封王。”
“辽东郡王征战期间为了便于指挥,行临机专断之权乃是权宜之计。”
“如今天下已经平定,辽东郡王应当还政于陛下。辽东郡王可以统领内阁,但是摄政王实在有违人臣之道。”
“所以臣黄道周建议将赐封辽东改为食邑辽东;辽东郡王可以用辅的名义施政,但是不宜行摄政王之举!以免天下人误会辽东郡王有谋逆之心,相信王爷本人也不会同意的!”
黄道周的话,让内阁辅阎鸣泰颜面扫地。
他不但否了内阁的提议,还要让李献忠直接取代自己这个内阁辅,这个黄道周还真是敢说。
不过这个时候他自己下场同黄道周开撕实在是有失身份。
一旁的钱谦益心领神会,他是东林党魁不假,不过如今他已经完全上了李献忠的贼船。
面对现实东林党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政治方针,从掌控朝局,变成了支持李献忠,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东林党人也分裂成了两派,一派跟随钱谦益一起支持李献忠。
还有一些则是致仕,在民间抨击李献忠同弘光朝廷。
作为礼部尚书,这个时候,他不表态是不可能的。
钱谦益说道:“辽东郡王除了征伐天下外,‘弘光新政’也是其一手提出的。”
“我大明能有今天的盛况,王爷居功至伟,如何封赏想必都不为过。为了不破坏如今的大好局面,由王爷涉政陛下肯定也不会有啥异议!”
“臣礼部尚书钱谦益认为内阁的提议并无不妥!”
钱谦益这是又把皮球踢回到了朱由崧这里,陛下如果不想封这个摄政王,还请自己说出来。
钱谦益其实代表了南方士绅。
之后李三顺代表的辽东官员以及冯铨代表的北方士绅同张维贤、朱纯臣代表的勋贵势力纷纷站台支持钱谦益的言论。
而黄道周的言论除了少数几个御史支持外,几乎无人敢出言呼应!
这些人人微言轻,自然是给不了朱由崧底气。
他只好使用了拖字诀,认为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还得要听听辽东郡王本人的想法,不宜操之过急。
虽然众臣不断地给朱由崧施加压力,说对辽东郡王的封赏不能拖延,以免让忠臣寒心。
不过毕竟是在朝堂之上,他们也不能吃相过于难看,还是给了朱由崧3天时间。
朱由崧刚回到乾清宫,太后张嫣就已经在这里等着她了。
张嫣是天启帝朱由校的皇后,同朱由崧的关系其实很远。
但他这个弘光皇帝毕竟还是张嫣确认的,而且李献忠给了张嫣很高的地位。
如今整个后宫其实真正的当家人是张嫣,朱由崧的陈皇后在张嫣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
尽管十分不情愿,朱由崧还是给太后张嫣请安了!
张嫣直接开门见山说道:“听闻前朝给辽东郡王请封亲王了,这件事陛下怎么看?”
朱由崧并不知道张嫣已经是李献忠的相好,毕竟太后也是皇家人。
他说道:“此事朕也十分为难,给李献忠加封亲王,朕没有意见。但是内阁要同时赐封辽东,并且封其为摄政王,朕不敢苟同!”
张嫣说道:“本来朝堂之事,哀家一个妇道人家不该过问的。”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哀家是怕陛下犯糊涂!”
“我且问你,陛下眼里这辽东是李献忠的,还是陛下的;辽东的文武是听陛下的还是听李献忠的?”
张嫣的问题十分尖锐,朱由崧说道:“尽管朕不愿意承认,但这辽东早就是李献忠的了,辽东根本就不会听朕的!”
张嫣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其实陛下心里很清楚,辽东封与不封都是李献忠的。既然如此陛下将原本就是李献忠的东西赐给李献忠又有何损失?”
“至于摄政王也是同样的道理,有没有这个‘摄政王’的名头,满朝文武都是听李献忠的。”
“如果李献忠愿意接受辽东的封地,安心做一个摄政王,陛下应该感到庆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