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着它要被水流卷走,我没办法,只好跳下去。”
“等抱着猫上岸的时候,刚好谢序宁路过,就把衣服外套脱给了我。”
“我记得他那天特别生气,劈头盖脸把我一顿臭骂,也就是那天,我到学校,发现马之孝没来上课。”
蒋闻舟听完点头:“那也就是说,实际当事人的证件遗失,是在案发之前。”
“但等他意识到这件事,并且开始寻找的时候,就已经是案发之后了。”
针对这一点的口供,在没有串供可能的前提条件下,第一时间提审相关人员,得到的信息,倒是能够比对得上。
尤其根据谢序宁母亲回忆,自己对那份被遗失的工作证件,最后的记忆,也是在打扫家务,洗衣服时,从当事人的西裤里发现。
蒋闻舟说:“谢某的妻子许某,在打扫家务的过程中,意外拿到了这本工作证件,并转交给他们的儿子,谢某宁。”
“在叮嘱要物归原主的同时,谢某宁携带证件出行,又恰巧遇到自己为救猫而浑身湿透的发小,方某亭。”
“被指控人的工作证件,大概是在这个时候,被转移到了第三个人的身上。”
“且根据16年前的调查口供记录,当时发现被害者家中的唯一幸存者,马某孝缺课,并决定上门查看情况的,正是这位方某亭。”
“案件卷宗里,明确记录到,当时敲门无人应答,且平常那条很凶的看门狗,也没有嚎叫。”
“方某亭觉得奇怪,便绕院一周,发现主卧窗侧的护栏被人剪断,并留出一条可供成人通行的通道。”
“他顺着空隙,攀上窗台,发现现场。”
“在受到血腥凶杀案的强烈冲击下,失手滑落。”
“如果当时方某亭,身着的就是谢某宁那件,存放有当事人谢某工作证件的校服外套。”
“那么如今用来指控的证据,会不会是当时,他们意外带入,并且遗失在现场的呢?”
十六年前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
但好歹,如今能有这么一条信息,能够用来推测佐证,当事人在案发前,并没有到过现场。
不然以一个六岁孩子的能力,马之孝是根本不可能通过其他手段,拿到当事人谢某的工作证。
更不可能把这证件,收藏保存数十年之久,如今千里迢迢折返故乡,抛出信息,指控旁人,坚决要为父母报仇雪恨。
许知临也说:“我们查过,谢家和马家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谢厅完全没有任何动机去做这件事情。”
“且许家后期发达,商业版图迅速扩张,和他也没有什么关系。”
“小谢的外公外婆,早年间,响应发展号召,就是第一批在云京市建厂的富商。”
“他舅舅负责海外贸易,在谢厅还是个小警员的时候,人家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且发展方向也早已脱离此地,遍布各国各地,天南海北。”
许家的崛起,与他们本就深厚的家底,以及好运吃下这波时代红利,掌权人的杀伐果断,对市场敏锐的嗅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谢父那边,年近五十才身居高位,且仕途明朗时,双方早已离婚多年,都是借着膝下独子的联系,一年才难得能见那么两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