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技术的出现,为遥控火箭奠定了技术基础。
换成其他人,一时半会儿不会把这两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技术联系到一起。
这就是乔治最大的金手指。
“想想看,如果有一天,火箭射程可以过1ooo公里,再强大的舰队,都将在火箭面前灰飞烟灭。”
乔治的描绘让彼得和瓦西里热血沸腾。
跟追究经济效益的欧美科研人员相比,俄罗斯的科研人员确实是有点轴,很容易一条路走到黑。
这也同样是体制决定的,科研人员能力再逆天总要吃饭,神奇如尼古拉·特斯拉,破产之后穷困潦倒,最终死在纽约的旅馆里,怎么死的都不好说。
俄罗斯的研究人员没有后顾之忧,马里奥除了没有给尤里耶夫的研究人员老婆,生老病死全包,金钱对于尤里耶夫的很多研究人员来说根本没意义,这帮人正在逐渐退化成和尼古拉一样对于金钱没有任何概念的俄罗斯巨婴。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还会打开一扇窗。
生存技能严重退化的技术巨婴,科研能力非常强悍,再加上俄罗斯的制度优势,一旦在某项技术上形成突破,很容易进入井喷状态。
“我们能否将飞行鱼雷安装到军舰上?”
彼得最关心的还是海军。
“根本没有什么飞行鱼雷,这是属于陆军的火箭炮。”
瓦西里态度坚决,海军多吃一口,陆军就要少吃一口。
彼得不气,海军也有自己的技术研究所。
如果是从头开始研究飞行鱼雷,海军技术研究所确实是没这个实力。
但如果只是将飞行鱼雷和军舰结合到一起,海军技术研究所还是可以做到的。
乔治的心思已经不在飞行鱼雷上,而是转到喷气机。
和世界大战期间相比,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在不断提高,民用航空公司如雨后春笋,阿穆尔航空公司成为最大受益人。
民用飞机对于技术的要求不高,将运输机随便改改就可以用于民用航空。
乔治很不喜欢俄罗斯人的随便,在很多领域,俄罗斯其实都有先优势,就是因为“随便”,就被无意中放弃了。
乔治对于工业产品的要求只有一个:精益求精。
乔治之所以和德国人合作,主要是因为德国人对于工业的严谨态度。
如果将德国的严谨,和俄罗斯的资源结合到一起,二战打不打不好说,冷战肯定不会再有了。
军用飞机追求性能,民用飞机追求的是舒适性,这两个方面都是无止境的。
螺旋桨飞机展到现在,尚未进入瓶颈,还有展空间。
但乔治清楚的知道,喷气式飞机才是未来。
基于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展理念,乔治给军工技术人员们布置任务,开始对喷气式飞机的研究。
事实证明,乔治对俄罗斯人的了解还是不够。
或者说,俄罗斯的技术积累水平,远远出乔治的预料。
乔治本以为军工技术人员再牛逼,喷气式飞机要出现,至少要等个三五年。
6月2号,仅仅在乔治将任务布置下去两个月之后,阿穆尔传来好消息,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这——
乔治看到报告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安德烈在吹牛逼。
看完报告之后乔治才恍然大悟。
试飞成功的飞机,严格说起来并不是喷气式飞机,只是将火箭动机和滑翔机结合在一起的怪胎,只在空中飞行了3o秒。
这次实验的目的,只是为了验证喷气式飞机的可行性,确定在火箭动机点火之后,飞机不会解体而已。
既然没有解体,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持续提高喷气式飞机的技术水平。
本章完